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法制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9 18: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王莉(承德民族师专附属中学,河北承德0)摘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首先从自身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其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王莉(承德民族师专附属中学,河北承德0)摘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首先从自身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其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主要有:1.发挥家庭争学校的主阵地作用,2.重视心理品质的培养,3.加强对差生的教育,4.重视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5.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6.加强法制教育。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家庭;学校.一中圈分类号:G4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005—1554(2002)04一0055--0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是现实提出的要求。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分析研究未成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迫切任务。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还包括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陷、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1.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处于特定时期的未成年人,由予其智力、生理、心理、阅历等多种原因,很容易在外界不良刺激下走上犯罪道路。(1)未成年人特定的生理、心理原因。未成年人在初、高中阶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阶段。这时的未成年人自认为成熟,强烈要求摆脱父母的约束,成为独立的人;感情富有冲动性,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情感,情绪波动幅度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我封闭,不愿与老师和家长真诚谈心。在初中阶段,男女彼此疏远,到高中后,男女学生情窦初开,开始接近异性。这个时期,如不抓紧教育,会导致部分未成年人是非不辨,善恶不分,道德观念混乱。如某中学生看完凶杀片后,产生好奇,于是萌生亲胄作案“考验公安机关破案能力”的念头。随即照搬影视情节,到其原邻居家作案,并制造了一系列假象,试医转移侦破视线。回家后向其父亲进述了作案过程,随后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段稿日期:2002一07—05作者篱介:王莉(1965一).女.满族.河北省平泉县人.承德民族师专酣中中教一级教师。(2)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是那些没有远大理想,缺乏奋斗目标,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缺少修养,不懂得自尊自爱,思想品德差,学业成绩落后的双差生。他们不求上进,一味追求吃喝玩乐。没有心思学习,从厌学发展到逃学,再发展到弃学,过早步入社会,在不良因素诱惑下,走上歧途。(3)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平时就沾染上了一些不良行为,如早恋、打架斗殴、爱占小便宜、爱说谎,沾有吸烟、喝酒、赌博恶习等,这些不良行为,遇到一定条件的刺激而演变为犯罪行为。(4)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是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不守法,对什么能做。侍么不能做把握不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如某校学生,周自行车丢失,就偷别人的自行车,并多次偷盗,送给其他同学,抓到他时,他却说:“放了我吧,我以后不再偷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违法,认为认错就可以免于处罚了。2.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但近年来家庭功能相对削弱,以下因素极易诱发未成年人犯罪。(1)家庭教育功能缺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父母缺失。如父母双方或一方死亡,父母离婚、分居,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等,致使未成年人失去健全的管教。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父母由于忙于重组家庭或生活压力过大,生活负担过重丽放松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生活在离婚后再婚的家庭。由于生父或生母在未成年人心目中的形象欠佳,教育效果不好I这些孩子在家庭破裂后,,缺乏稳定感。,失去精神支柱,情绪低落,产生多疑、孤僻的·L-理、性格障碍,一旦遇到不良诱惑.很容易误入歧途。二是父母失一55—壬莉/,lt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职。父母或忙于学习、工作,或忙于赌博、交际等,而量子女教育于不顾。他们对子女平时疏予过问,未能发觉更谈不上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有的甚至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最终导致子女犯罪。(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有两种类型。一是无原则迁就。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往往溺爱子女,无原则地迁就子女的要求,养成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占有欲极强等不良心理以及任性、执拗、蛮横、粗野、为所欲为等畸型性格。当其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尝试用违法途径达到目的。另一类型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父母脾气暴躁,子女一有问题,对其非打即骂,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或导致孩子悲观、自卑、丧失进取心。如浙江金华某中学高二学生,因成绩问题遭母亲散落后,一怒之下,竟用铁锤结束了自己母亲的生÷?j_‘狳。4(3)家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有的父母本身思想不健康或作风不正派,行为不检点,甚至违法犯罪。时闯√长,孩子耳瓣目染,逐步沽上恶习。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轨行为一味默许、支持甚至唆使,结果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3.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大氛围下,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地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方面:1(1)淡化了德育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处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淡化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教育工作重智育,轻德育,许多教师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2)忽视了法制教育。广大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未能开设法律课,普法宣传期间,偶尔有一些普法读物发给学生,但没有安排专门时闯让学生学习,学生在过重的学习负担下没时间学法,使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懂法,不守法,对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心中无数,结果在实践中盲目行动,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犯罪道路。(3)削弱了对双差生的转化。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绝大多数是双差生或流失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广大教师“重优轻差”,“爱优厌差”,对双差生经过一番耐心教育丽未有成效后,便对他们的教育缺乏信心和必要的等待。再有问题,便Ⅱq家长到校,教郝邈摆学生的过错、问题,边对家长进行训斥。造成师生美蔡紧张。学生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使得教烬的教育难以进行。苒出现问题,老师就采取“推”和“彝≯的态度,动员学生回家。这样,学生在家无人管,一56一又果不住,学校又不要,便在社会上游荡,在各种消极因素作用下,这些情况类似的“流失生”呆在一起,玩在一起,在一些条件诱惑和刺激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4.社会方面的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思潮并存,各种丑恶现象融合在一起,极易诱发未成年犯罪。(1)社会不正之风滋长了未成年人犯罪。一个时期以来,由于部分党员干部腐化堕落,造成较坏的影响,导致未成年人信仰发生危机,尤其是看到部分干部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巨额财富,而其他遵纪守法的人收入甚微,使一些末成年人滋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某未成年人说:“当官的利用职权睨着要,我们只好挤到人群中暗地摸。”作案时心安理得,毫无罪恶感。(2)书报杂志影视作品的消极影响。近些年来,各类非法出版物充斥市场,媚俗作品随处可见,其所宣扬的色情、迷信、赌博、暴力、恐怖等内容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其犯罪起了诱导和教唆作用。(3)因被坏人利用而犯罪。未成年人感知接受能力强,但抵制错误的能力弱,容易被坏人教唆引诱,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有些未成年人犯罪,是受“三室~厅”(游艺室,台球室,录像室,卡拉OK厅)中不健康内容的教唆而走向犯罪的;有的是被坏人引诱而走上犯罪的。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鉴于上述原因,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采取以下对策:1.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发挥父母的良好示范作用,言谈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价值取向要符合社会标准。其次,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孩子的身心沐浴在阳光雨露中,与孩子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变化,正确地进行引导。这样可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追求。第三,在注重孩子学业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教给孩子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教育孩子关心爱护他人,尊敬师长。第四举办家长学校,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使家长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死,教与养有机结合。第五,夫妻在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网址: http://www.fzyshzz.cn/qikandaodu/2020/1119/561.html



上一篇:论题之二:如何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权保护的紧急
下一篇:坚持依法统计 反对弄虚作假——省人大法制委和

法制与社会投稿 | 法制与社会编辑部| 法制与社会版面费 | 法制与社会论文发表 | 法制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法制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