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制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法制与社会》数据库收[06/29]
- · 《法制与社会》收稿方向[06/29]
- · 《法制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法制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法制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电影喊山的文化意象解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山西省长治市作家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一经面世,就吸引了读者和评论者的目光。影片讲的是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晋西北,韩冲一直未娶,见腊宏带着哑妻和一双儿女着实可怜,
山西省长治市作家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一经面世,就吸引了读者和评论者的目光。影片讲的是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晋西北,韩冲一直未娶,见腊宏带着哑妻和一双儿女着实可怜,便好心收留在自家。腊宏好吃懒做,常打骂哑妻。韩冲炸獾误炸死了腊宏,村里的干部与长辈围绕着如何给红霞赔偿一事,几次三番地协调,在没有列出具体款项而红霞也坚决不要赔款的情况下,韩冲和红霞的情感在彼此照顾中得到升华。电影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小说的故事框架,但是在故事结构和电影的拍摄手法上尝试了新的方法。创作者通过大胆的艺术表达,在描摹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将当时的农村问题融入其中,并为影片追加了悬疑追踪色彩。但创作者对影片中涉及问题的描写浅尝辄止,为我们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空间。
一、电影中“喊山”的内在意蕴
电影何以用《喊·山》命名,故事一开始就已经交代了由来。影片中,主人翁韩冲的家和情人琴花的家距离看似只有一条沟,实则很远,想要跨过这条沟,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山里的生活样貌和平原地区大不相同,他们多是依山而居,加之环境安静空旷,所以大多用“喊”来交流。电影开篇,就通过这一独特交流方式,将观众迅速引入大山的生活状态。电影《喊·山》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故事情节,而是其中对于一个特殊女人故事的展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尽量真实的农村生活状态。进而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希望自己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面对我们的生活,应当如何应对和看待?又该如何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和热爱?
(一)韩冲第一次喊山
电影中第一次喊山,意在交代主人翁韩冲与琴花之间的关系,也把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道具“雷管管”推向台前。这个道具虽然存在,却又从未真实出现过。因此,影片中的这第一次喊山与影片主题呼应,并且成为故事发生的导火索。除此之外,第一次喊山也将村里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大致的描述,使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整个村的地貌、环境尽收眼底,使受众在观影的同时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韩冲第二次喊山
主人翁韩冲的第二次喊山,表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愉悦。韩冲在给琴花送粉回家的路上,内心欢愉使韩冲不得不通过“喊”来表达。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呐喊是韩冲听到雷管爆炸之后,他高兴地边跑边喊“炸着了,炸着了,你们等着吃獾肉吧”。这次喊山,韩冲的内心可以用狂喜来形容,然而故事在这里发生转折,韩冲自认为炸死的獾,不是獾,而是同村的腊宏。腊宏的死对韩冲而言,带来了巨大的转折。他再次用痛彻心扉的“喊”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用韩冲的话说,山里人高不高兴都喊喊,只有这样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表达。
(三)红霞喊山
故事中“喊山”的风俗在多个情节都有体现,不仅仅对韩冲而言,应该说山里的全部山民,都可以通过喊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喊山是通过红霞来完成的,红霞虽多年不说话,却能够通过“喊”来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当腊宏死后,红霞多年来心里的压抑得到了释放,她也拿起瓷盆跑向山上,喊出不堪的痛苦和委屈,塑造了一个悲苦、深沉又不乏隐忍的女性形象。
二、农村的男人
电影中男人的形象特点十分鲜明,也处处体现着中国社会“男人当家作主”的特点。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发展到结束,都是由男人的行为推动着、牵引着。也就是说不管遇到大事小事,男人说了算。寓意着当时社会男人的行为决定着事情的发展方向,就像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一样,都是男人处于主导作用和地位。
(一)韩冲的形象
韩冲是这部电影的男一号,如果用两个词来总结韩冲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善良、真性情。从刚开始腊宏带着妻儿来到这里无处安身,韩冲便把喂驴的房子给他们住,并且给红霞女儿拿粉浆糊饼。当韩冲听到腊宏在打红霞时,他也立即冲到屋子里说:男人打女人算什么本事。这一系列的展现,也为接下来韩冲照顾红霞母女做了铺垫。
像韩冲这样质朴并且充满正义感的人还有韩冲的父亲和村长,韩冲代表的是农村里这一类人。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优缺点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所以在这里,韩冲与他父亲的形象是基本一致的,有担当,有责任感。这一形象还体现在后面父亲去公安局报案,将自己的儿子绳之以法。像韩冲一样的山野村民,有着微薄的收入,一辈子都在山里耕作。由于物质匮乏,又没有文化,使得山民们保守排外,愚昧无知。这也是山里小农的真实写照[1]。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网址: http://www.fzyshzz.cn/qikandaodu/2021/022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