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电影喊山的文化意象解读

来源:法制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14:5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山西省长治市作家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一经面世,就吸引了读者和评论者的目光。影片讲的是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晋西北,韩冲一直未娶,见腊宏带着哑妻和一双儿女着实可怜,

山西省长治市作家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一经面世,就吸引了读者和评论者的目光。影片讲的是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晋西北,韩冲一直未娶,见腊宏带着哑妻和一双儿女着实可怜,便好心收留在自家。腊宏好吃懒做,常打骂哑妻。韩冲炸獾误炸死了腊宏,村里的干部与长辈围绕着如何给红霞赔偿一事,几次三番地协调,在没有列出具体款项而红霞也坚决不要赔款的情况下,韩冲和红霞的情感在彼此照顾中得到升华。电影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小说的故事框架,但是在故事结构和电影的拍摄手法上尝试了新的方法。创作者通过大胆的艺术表达,在描摹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将当时的农村问题融入其中,并为影片追加了悬疑追踪色彩。但创作者对影片中涉及问题的描写浅尝辄止,为我们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空间。

一、电影中“喊山”的内在意蕴

电影何以用《喊·山》命名,故事一开始就已经交代了由来。影片中,主人翁韩冲的家和情人琴花的家距离看似只有一条沟,实则很远,想要跨过这条沟,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山里的生活样貌和平原地区大不相同,他们多是依山而居,加之环境安静空旷,所以大多用“喊”来交流。电影开篇,就通过这一独特交流方式,将观众迅速引入大山的生活状态。电影《喊·山》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故事情节,而是其中对于一个特殊女人故事的展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尽量真实的农村生活状态。进而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希望自己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面对我们的生活,应当如何应对和看待?又该如何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和热爱?

(一)韩冲第一次喊山

电影中第一次喊山,意在交代主人翁韩冲与琴花之间的关系,也把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道具“雷管管”推向台前。这个道具虽然存在,却又从未真实出现过。因此,影片中的这第一次喊山与影片主题呼应,并且成为故事发生的导火索。除此之外,第一次喊山也将村里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大致的描述,使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整个村的地貌、环境尽收眼底,使受众在观影的同时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韩冲第二次喊山

主人翁韩冲的第二次喊山,表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愉悦。韩冲在给琴花送粉回家的路上,内心欢愉使韩冲不得不通过“喊”来表达。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呐喊是韩冲听到雷管爆炸之后,他高兴地边跑边喊“炸着了,炸着了,你们等着吃獾肉吧”。这次喊山,韩冲的内心可以用狂喜来形容,然而故事在这里发生转折,韩冲自认为炸死的獾,不是獾,而是同村的腊宏。腊宏的死对韩冲而言,带来了巨大的转折。他再次用痛彻心扉的“喊”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用韩冲的话说,山里人高不高兴都喊喊,只有这样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表达。

(三)红霞喊山

故事中“喊山”的风俗在多个情节都有体现,不仅仅对韩冲而言,应该说山里的全部山民,都可以通过喊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喊山是通过红霞来完成的,红霞虽多年不说话,却能够通过“喊”来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当腊宏死后,红霞多年来心里的压抑得到了释放,她也拿起瓷盆跑向山上,喊出不堪的痛苦和委屈,塑造了一个悲苦、深沉又不乏隐忍的女性形象。

二、农村的男人

电影中男人的形象特点十分鲜明,也处处体现着中国社会“男人当家作主”的特点。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发展到结束,都是由男人的行为推动着、牵引着。也就是说不管遇到大事小事,男人说了算。寓意着当时社会男人的行为决定着事情的发展方向,就像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一样,都是男人处于主导作用和地位。

(一)韩冲的形象

韩冲是这部电影的男一号,如果用两个词来总结韩冲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善良、真性情。从刚开始腊宏带着妻儿来到这里无处安身,韩冲便把喂驴的房子给他们住,并且给红霞女儿拿粉浆糊饼。当韩冲听到腊宏在打红霞时,他也立即冲到屋子里说:男人打女人算什么本事。这一系列的展现,也为接下来韩冲照顾红霞母女做了铺垫。

像韩冲这样质朴并且充满正义感的人还有韩冲的父亲和村长,韩冲代表的是农村里这一类人。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优缺点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所以在这里,韩冲与他父亲的形象是基本一致的,有担当,有责任感。这一形象还体现在后面父亲去公安局报案,将自己的儿子绳之以法。像韩冲一样的山野村民,有着微薄的收入,一辈子都在山里耕作。由于物质匮乏,又没有文化,使得山民们保守排外,愚昧无知。这也是山里小农的真实写照[1]。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网址: http://www.fzyshzz.cn/qikandaodu/2021/0222/633.html



上一篇:加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力度的研究以思想道德
下一篇:基于三制的档案工作军民融合发展体系框架研究

法制与社会投稿 | 法制与社会编辑部| 法制与社会版面费 | 法制与社会论文发表 | 法制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法制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