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制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法制与社会》数据库收[06/29]
- · 《法制与社会》收稿方向[06/29]
- · 《法制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法制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法制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王羲之两个儿子,对我们的社会文明有什么历史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古代一说亲如兄弟,就是说两个人好的像一奶同胞一样。其实,一个大家庭,一奶同胞也不能都保证能一如既往地朝夕相处。往往是男子一到弱冠,举行完成人礼,下一步就是成家
中国古代一说亲如兄弟,就是说两个人好的像一奶同胞一样。其实,一个大家庭,一奶同胞也不能都保证能一如既往地朝夕相处。往往是男子一到弱冠,举行完成人礼,下一步就是成家立业。这时,就要分家单过。这时。两兄弟虽然也来往,但关注点主要在新家上了。但是也有例外,两兄弟一直彼此牵挂,视对方的生命高于自己。“书圣”王羲之的两个儿子就是这种情况。
王徽之、王献之兄弟俩打小就在一起共同学习,关系如胶似漆。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臧否人物。有一日,兄弟俩学琴曲《凤求凰》,当弹到高潮时,对司马相如作品中所表达的那种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的意境佩服至极。同时对司马相如敢于冲破传统的旧礼教的束缚,和私奔的才女卓文君结合,在外面自食其力,开起酒肆来的行动更是十分的敬仰。
后来,王徽之赴京任黄门侍郎,王献之在家跟随父亲继续深造。但是生性豪放超脱的王徽之因为十分不习惯宫廷那套十分拘束和呆板的生活,就决然辞职回家。这时的王献之经过多年的砥砺,已经是和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了。兄弟俩经常谈经论道,直抒胸臆。哥哥王徽之对弟弟看问题的真知灼见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佩服的简直是五体投地。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徽之回家后没过多久,和弟弟王献之几乎前后脚同时得病。那时的人除了信任大夫以外,对术士的占卜也十分虔诚。一日,家里请来术士,术士看完后说:“一个人的寿命快要终结时,如果有活人愿意代替他去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这个将死的人就可以活下去了。”徽之忙说:“我的才和德都不如弟弟,那就把我的余年给他,我先死好了。”术士摇摇头:“代人去死,必需要有健壮的身体,寿命较长的人才行,现在你自己已经苟延残喘了,我没有这种法术。”没多久,献之去世。
家人怕徽悲痛,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徽之一直很惦记弟弟,但始终没有消息。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子敬的病怎样了?为什么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家人含含糊糊,欲言又止。徽之便明白了,悲哀地说:“子敬已经去了!是吗?”家人见再也瞒不下去了,便说了实话。
徽之听了后一声不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人准备车辆去奔丧。到了献之家,他在灵床上坐了下来,命人把献之生前最喜爱的琴取来,想弹首曲子。但调了半天弦,都调不准调子。于是悲痛地说:“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他认为琴是有灵性的东西,是君子应拥有之物。一般人是不配拥有的,所以,王献之走了,琴也没了灵魂。说完这话,把琴给摔碎了,人也随即昏了过去。徽之因极度悲伤,没过多久就病情加重,一个多月后,他也离世而去。后来,中国文学的词语库里就添加了“人琴俱亡”这个成语,用来表示因为感情深厚,睹物思人时的悲痛心情。
看完这个简短的历史故事,再联想到我们现在的人,往往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得是脸红脖子粗;还有许多兄弟姐妹,为了继承老人一些遗产,而打的头破血流,是否感到有些羞愧呢?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网址: http://www.fzyshzz.cn/zonghexinwen/2021/0415/1046.html
上一篇:人在社会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张名片
下一篇:香港特区政府官员继续向社会各界解说完善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