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商鞅法治思想的中心概论,伦理特质探究,跟我

来源:法制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8 08:3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商鞅的法治思想中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政治体制的改革实施的问题,在其法治思想中虽然充斥着对传统的礼义道德的批判,但也一定程度上把法治思想与伦理道德联

商鞅的法治思想中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政治体制的改革实施的问题,在其法治思想中虽然充斥着对传统的礼义道德的批判,但也一定程度上把法治思想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给予伦理道德极为重视的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都极其注重对人性问题的研究。

并且把关于人性论的问题作为思想理论的基础讨论点。商鞅认为,人的基本欲望就是对名与利的追求,这也是社会行为最初始的动机,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名与利就始终左右着人类的行为走向,人类社会的存在,就一定会有名与利的追求与渴望。即便是那些归隐于山林之间,淡泊名利的隐士,实际上恰恰是用了另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来博取社会的名与利。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商鞅主张“人性好利”,他们两人在人性思想研究上的观点虽然大相径庭,但是他们的人性思想在某些地方是接近的,他们都认为人性是需要加以引导的。这是商鞅与孔子在人性学说差异中的共同之处,也是商鞅在阐述和实行他的法治思想时,把法治思想与伦理道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原因。

在人性的引导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商鞅与孔子在人性引导的方向上,又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这种不同从根本上导致了他们两个人政治理想的殊途。孔子认为,人的最高价值就是成为圣人,通过其自身内在的仁、良、恭、俭的道德意志,使人朝着道德智慧的方向发展。而商鞅则认为,人性应当顺应政治目的需要的方向去发展。

人的最高价值在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商鞅认为,既然人民对于利的追求是一种人性的本能,那么就应该将这种人性置于政治目的之上,就是耕战使国家强大,在这一条道路上不断的延伸。人民对内注重耕作发展,农业必然会发达;对外则尚战,国家就会强大昌盛。

商鞅的这种人性观点目的是为了顺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巩固封建帝国的统治,但其中所含对人性本源的独到见解,依然值得我们从商鞅的法治思想里去探索与发现。从商鞅对于人性的思想来看,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法治的社会环境下,相同的法律条件下生活着不同的人,其造成的影响或许有利也或许有害。

由于人性好利,所以有着趋利避害的天性,有利则图之,有害则避之,这就导致了为了利益而弃礼义为不顾,法律也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商鞅在其法治思想中提出以“信”使民,为“信”而行法。“信”字的含义,顾名思义就是信用、信任、诚信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牢固关系。

商鞅法治思想的目的是构建一个理想的法治社会,其起点主要是为了巩固封建社会的稳定,在其法治思想中对人与利益的关系分析十分透彻。他认为人之所以好“利”,是人性所为,是人类最原始的动机所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利益。

早在商鞅之前的法家先驱人物管仲,就曾意识到人与利益之间的关系,管仲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平决定着其礼义道德的程度,体现着人民从物质生活中寻求道德的根源,这也肯定了人类社会中利益关系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如此,先秦的思想家们都一至的认为,人的道德观念会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改变而进行变化。

在古代的社会背景下,想要达到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目的,其办法第一是重视发展经济重视农业,其二就是对战争对军队建设的重视。商鞅通过奖励“农战”的方式,利用个人利益的心态来实现他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这样既能发展经济又可富国强兵。

在商鞅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战乱不断,将个人私利用于建设国家的公利,这样也可以达到重塑社会价值观的目的。可以看出商鞅提倡农业发展,以达到强国目的,他通过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互结合。

同时为了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商鞅及其反对务虚游谈之士,提倡去除无用之人,整治骄奢淫逸之人,使民归于农,国家必然会富饶起来。商鞅的法治思想中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很好的结合起来以达到其富国强兵的根本目的。

商鞅法治思想中十分崇尚国家的利益,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利用人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使个人民为国家所用。个人通过为自己谋利的同时也补充着国家的利益,这样也可以杜绝因私害公的现象发生,使人民达成共同的认知意识更有利于富国强兵。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网址: http://www.fzyshzz.cn/zonghexinwen/2021/0508/1214.html



上一篇:《江淮法治》满满的正能量
下一篇:涂家垴派出所开展反电诈防诈骗法治宣传教育进

法制与社会投稿 | 法制与社会编辑部| 法制与社会版面费 | 法制与社会论文发表 | 法制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法制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